第六集 刺刀下的“拉萨条约”

                                  

攻占江孜后的714日,英军开始向拉萨推进。卡若拉山在江孜以东约70公里处,是江孜到拉萨的必经之路。西藏守军1000多人在山上修筑防御工事,在山的西坡隘口设下2道哨卡,日夜加紧巡逻。

717日,哨兵发现从仁热龙方向开来的敌军先头部队,有步兵和骑兵。守军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即行开枪射击。由于工事坚固,敌人数次攻不上来,颇有伤亡。英军为扫除向拉萨推进的障碍,不惜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摧毁卡若藏军据点,一部分来不及撤退的藏军藏在山涧和岩石缝中继续抵抗,最后剩下的人跳下了悬崖,以身殉国。

卡若拉的失陷,主要是因为噶厦突然把总指挥宇拓调回拉萨,前线无人统一指挥、群龙无首,卡若拉告急时,竟无救援部队前往。

719日,英军越过卡若拉山,来到浪卡子,又受到藏军的抵抗。这时西藏地方当局内部的妥协倾向已占优势,他们命令藏军后撤,停止抵抗,并派出高一级的代表要求与英军谈判,但骄横跋扈的敌人不屑一顾,长驱拉萨。

1904年,藏军在距拉萨68公里的曲水,进行了最后的抵抗。曲水的雅鲁藏布江渡口是英军的必经之路,雅鲁藏布江可谓天堑。在这里,藏军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英军到达渡口前,藏军不知为何,没把渡河的两条木船挪到南岸。731日,英军乘渡船闯过了拉萨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由于前线藏军大多战死,当时的拉萨已没有抵抗力量了。拉萨百姓平静地等待着灾难到来。190483日,英军占领了拉萨。

英随军记者坎德勒在当天发给伦敦的电报中写着:"西藏人在欢迎我们。"但他错了,百姓们无奈地站在路边给英军唾沫及拍手时,是藏族习俗中对见到厌恶人事的一种表达。

 

荣赫鹏到拉萨后,急不可待地想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直接对话。但第一个来见他的,竟是清政府驻藏大臣有泰。而此时的十三世达赖,早已去向不明。

十三世达赖喇嘛十分清楚英国人的意图,他认为,如果他留在拉萨,必然会被逼迫签订条约。他决定离开拉萨前往北京,把西藏的事态禀报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当清政府收到有泰奏称十三世达赖"贻误兵机,擅离招地"的奏本后,竟将十三世达赖喇嘛革去名号。十三世达赖得知这一消息,途中改道去了蒙古。

十三世达赖的出逃,对荣赫鹏来说是个不祥的预兆。在途中就拟好的条约找谁签呢?与达赖直接对话,是英政府给他的政治任务。气急败坏的荣赫鹏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抓到十三世达赖喇嘛。但他始终未能打探到达赖的去向,一个月后,他才得知十三世达赖已前往蒙古。

在拉萨,英侵略军得到有泰的“热情款待”。他报给清政府用来犒劳英军士卒的支出总额是40000两白银,其中25000两流进他的私囊。后来,清政府得知有泰与入侵者狼狈为奸、卖国求荣,逐撤消了他的职务。

英军占领拉萨后,以布达拉宫后面的贵族拉鲁家作为司令部。而广大藏族人民并没有在侵略者的淫威下屈服,撤到藏东的藏军还有3000-5000多人,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以小股部队袭扰侵略军。

拉萨城内弥漫着憎恨。"他们多么仇视我们啊!"随军记者爱德蒙这样记录了他们的处境:"如果我们当中有人不慎落入他们手中,我深信他们肯定会将他碎尸万段的。"(加采访专家)

一天,当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同英军首领们正在举行会谈时,一位色拉寺的僧人竟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怀揣一把腰刀,只身闯进次松塘英军营地内,杀伤英国军官一名,士兵数名,后被英军围起来活捉并枪杀。此事引起了广大僧俗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极大愤慨。他们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不准任何人到英军营地附近出售肉、菜、柴、草等物。噶厦的官员无论其职位高低,都不准和英军来往!”“一阵喊杀声响彻慈松塘,如虎般的英杰冲向敌营,杀得英军四处逃窜没有还击之力,重现了英雄之王格萨尔的无畏精神”等鼓动性的标语也出现在大街小巷。英军头目见拉萨广大僧俗民众如此憎恨他们,加之天气寒冷,水土不服等各种原因,就向驻藏大臣有泰提出了立刻订立条约的要求。有泰是个软弱无能之辈,他应英军的要求强令噶厦订立条约。(加专家口述)

就在英国人杀死行刺僧人当天,荣赫鹏收到有泰的一封信,信中称,达赖的印信在代理摄政王洛桑坚赞手中。荣赫鹏喜出望外,急令英军包围甘丹寺,逼洛桑坚赞用达赖的印信在协议上签字。

洛桑坚赞无奈只能同意签字,但协议内容必须提交西藏地方政府商定。荣赫鹏没想到,在重兵压城的情况下,西藏地方政府对条约草案逐一进行了驳斥,他们指出,英军才是侵略者,英国应向西藏地方赔偿,而不是西藏地方向英国赔偿。对于锡金和中国西藏边境问题,西藏地方政府坚持以乾隆五十九年规定的边界为准。

190497日,签订所谓"拉萨条约"这一天,在布达拉宫前后布满英军大炮,签约的大殿里则站满全副武装的英国士兵。

这个英国人单方制定的条约规定:西藏一切对外交往都必须经英政府批准;在中印边境的噶大克建立商埠;增开第二处商埠江孜。条约还规定赔付英军进藏所花费的750万卢比,限75年内缴清。在这之前,英军将占领战略要地春丕。寇松授意荣赫鹏签约的核心,是要把西藏变成英属印度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地,不让俄国南下威胁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英国内阁明白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拉萨条约”是一个非法条约,没有清政府的批准是毫无国际法依据的。他们发来电报,指令荣赫鹏在拉萨等待中国中央政府进行修约谈判,荣赫鹏却对电令置之不理。923日,荣赫鹏带英军离开拉萨,时间正好是他们进入拉萨的第7周。对于当地人来说,49天也正是大劫中魔鬼离开的日子。

1905年,清政府任命唐绍仪为全权代表。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在清政府坚持下,赔偿英国入侵西藏的军费减为250万卢比,分3年还清,之后英国从亚东撤军。

第二年,中英双方签订了《北京条约》。该条约规定英国无权干涉西藏内政,除清中央政府外,任何国家都没有在西藏修筑铁路、公路、架设通讯设施、开采矿山等权力。

1908年初,清政府向英国支付了最后一张支票,英军开始从亚东撤军,但最终还是留下4个连兵力和12名警察。同年,中英签订《修订藏印通商章程》,一句该不平等条约,英国在亚东留下这些军队充当商埠卫队。

1908年,坚决抗英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奉旨入京。早在英军侵入西藏的第二年,慈禧太后就让光绪皇帝恢复了他的名号。年底,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后,十三世达赖喇嘛回到拉萨。19331217日,十三世达赖在罗布林卡圆寂。

194097日,纳粹德国的轰炸机群对英国伦敦进行了大规模轰炸,77岁的荣赫鹏的家被炸毁,仅存的就是他从西藏带回去的一尊小佛像。

二战加剧了大英帝国的没落,英国渐渐失去了对殖民地控制的能力。1942年元旦,英国宣布同意印度独立。就在这一年,79岁的荣赫鹏在伦敦死去。他的棺木上放着那尊他从西藏带去的小佛像。当年,送他佛像的江称摄政曾对他说:"我们佛教徒注视这座佛像时,心中只想到和平。"

1947814日,印度宣布独立。

新中国和印度建交后,周恩来总理认为:"对于印度在中国西藏的关系的现状是英国过去侵略中国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对于这一切,新的印度政府是没有责任的。英国政府与旧中国政府缔结不平等条约而产生的特权,现在已不复存在。"

19544月,中国和印度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在同时互换的照会中规定:取消英国人用武力在西藏获得的所谓特权。

19576月,印度政府撤退在亚东、江孜的武装卫队,并把它在西藏经营的邮电企业及设备和12个驿站折价移交给中国。

100多年过去了,在西藏,英国入侵的痕迹几乎已消失。但那段屈辱的历史与西藏地区人民正义无畏的抗争,我们没有理由忘记。 

西藏抗英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但西藏人民勇于抵抗英军入侵,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洋枪洋炮这一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作为中国各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业绩而载入史册。